考前祭拜成风是不是“封建迷信”?
只要出于自愿,不妨碍他人,就无可厚非。倘若一定要斥之为封建迷信,那么,逢年过节,人们拜祭祖宗并祈求先人庇佑自己的行为又当作何解呢?
考前烧香祈福的人群之中,又有谁会真的坚信一“烧”就灵、一“拜”就行呢?又有谁会傻到只顾烧香祈福,而不去做好其他相关准备工作呢?说白了,绝大多数人无非就是寻求心灵慰藉,图个吉利而已。现实中,不少学校的考前激励活动也同样谈不上有多少实际作用,之所以年年坚持,不也就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获得一种心理安慰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考前烧香祈福基本上就是起了一种心理调节作用,无非采取的方式不太“科学”,容易让人产生其他联想而已。如果旁观者只看到了氤氲缭绕的烟雾,那就会被遮蔽双眼,容易想偏。因此,我们可以善意提醒考生及家长,不能“迷信”烧香祈福,要尊重科学规律,探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理性的应考心态,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完全不必上纲上线地斥之为封建迷信。
反对观点:考前扎堆求神拜佛,不过是出于对“金榜题名”和“升官发财”的迷恋,折射出严重功利化的教育观
蒲公英评论作者李竹平认为,大多数人的骨子里还是摆脱不掉“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宏愿”——几千年的基因传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扭转的。所以,高考来临之际,面对考生扎堆祭拜文庙祈运,那些“弘扬传统文化,有一定积极意义”和“疏解考前压力、树立信心积极备考”的论调,实在是善于“发现亮点”的“高论”!
这“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很值得我们探究一番。说是“崇敬先贤”,我们其实是缺乏这种传统的;竖起牌坊挂羊头卖狗肉倒是真正的“传统”。这种行为弘扬的就是“求菩萨保佑我升官发财”的自私而已,若是说“崇敬先贤”,污了先贤的名声不说,也违背了祭拜者本来的心愿。说是“纾解压力,树立信心”,恐怕用错了心思,走错了道。拜的人这么多,孔老夫子知道你是谁啊,想明白了是不是压力更大,信心全无了呢?
蒲公英评论作者李兴旺认为,对“金榜题名”、“读书改变命运”等功利教育的迷恋,以及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等级观念的认可,催生了偶像膜拜的需求。有不少学校管理者,不愿意拿出几百块几千块钱买几本图书,购置一些文化艺术用品,却动辄花费数万数十万在校园里大塑孔子像。不鼓励、不开展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和研究,不建设、不提供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条件,老师和学生对孔子、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只膜拜一尊偶像就能算“传承传统文化”了吗?与此同时,还时常听到有学校集体组织学生跪拜孔像、跪拜父母或者演习什么“跪拜礼仪”,这其实还是几千年封建教育的奴性思维在作怪。
反思:考前跪拜孔子,说穿了还是高考焦虑惹的祸,消除非理性的跪拜,还得从公众的成才观和成功观入手
蒲公英评论作者朱四倍认为,高考焦虑是社会焦虑的一种,从表面上看,是个体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满足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安、困惑甚至是某种恐惧心理,但实质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是个体无法完全实现身心和谐发展的折射。尽管适度的焦虑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增加活力,但过度的焦虑压力,会加剧个体浮躁、盲从的心理,缺乏对生活的存在感和意义感。
要消除非理性的跪拜行为,就要从焦虑着手,即使一时改变不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也要教育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成功观,不能仅仅为了短期目标和功利追求而放弃了整体性的人生幸福和生活目标。
对考生来说,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目标,远远比把希望寄托在“鬼神”上靠谱。对社会和舆论来说,不能仅仅停留于围观层面,不能用看热闹的心态扩散焦虑情绪的传播,而是审慎对待,进行针对性的疏导,防止社会焦虑情绪的蔓延。应教育学生明白,成功不仅仅是分数,名利、金钱和地位也不是成功的全部。成功是对生命意义的感受,是事业和生活价值的体现,是由人品、学识铸就的事业和建树。成才不是一定要读名校,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成功目标,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同样也是成功。
延伸阅读:
相关热词搜索:考前祭拜 甘肃轨道交通运输技工学校|轨道运输专业技术工人|甘肃轨道|甘肃技校|甘肃职校|甘肃培训|兰州地铁|兰州技校|兰州职校|兰州培训|兰州铁道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甘肃地铁专业|兰州铁路 轨道|兰州铁路乘务|兰州轨道交通|兰州乘务专业学校|兰州高铁专业学校|兰州高铁学校